通信电源技术

新疆电网首次实现通信电源智能化管理 提升安全

 

2021年12月30日,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3座通信机房及调度大楼试点建成投运10套通信电源蓄电池容量在线监控系统,在新疆电网首次实现通信电源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电网通信系统安全稳定性。

随着通信网的快速发展,稳定高效的通信电源对通信网乃至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传统通信电源测试流程复杂,仅能监测蓄电池单体电压,在蓄电池容量不足时,现有监控系统无法快速判断故障类型、精准定位故障位置。

依据“模块化”结构设计,2021年6月份开始,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启动通信电源蓄电池智能监控系统试点建设,在蓄电池单元安装“听诊器”,通过高集成智能传感器模块,实时监测蓄电池的运行状态及各项运行参数,包括电压、充放电电流、内阻和温度等。监测数据可同步至系统服务器,方便对蓄电池状态开展分析诊断。

在系统监控界面,运维人员可实时查看蓄电池可备用时长,为运维计划编制提供依据。同时,每个“听诊器”上均安装运行状态指示灯,可以根据运维人员设置的限值发出告警信息,并在监控软件中显示故障位置信息,实现故障精准、快速定位。

通过构建通信电源智能监控系统,实现蓄电池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有监测功能,还可保持蓄电池组电压均衡,实现单体电池保持在最佳活性状态,在降低运维成本的同时,提高电池组后备时间及运行寿命。

目前,智能监控系统项目已形成典型经验在新疆电网进行推广。后期,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将对试运行阶段数据进行分析,在告警方式、数据分析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推动项目在辖区重要变电站的应用,提升电网运维智能化管理水平。(董良雷、金祥忠)

来源:人民网